NY∕T 2943-2016 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(农业)
ID: |
425D528D6E0D431981C176002EE74FB7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79 |
页数: |
12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1-12-23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7.140.10,B 35 NY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,NY/T 2943一2016,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,Descriptors for tea germplasm resonrces,20 1 6 - 1 0-26 发布2017 - 04 - 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,目IJ 1=1,本标准按照GB/ T 1. 1-2 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姚明哲、陈亮、马春雷、江用文、熊兴平、刘本英、李友勇,NY/ T 2943-2016,I,NY/ T 2943-2016,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,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茶树[ Camellia sineηsisC L. )0. Kuntz e] 及山茶属茶组[ Camellia L. Sect. Thea C L. ),Oyer]其他植物种质资源基本信息、植物主革面由副幽幽盖住性、品质性状、抗性性状、其他特征特性的描,述方法,本标准适用于茶树种,2,下列文,件。凡是不注,GBj T 2,3,GBj T,GBj T,NYj,品质性状,抗性性状,4 描述方法,4. 1 基本信息,4. 1. 1 全国统一编号,名、属名、种名(变,、系谱、选育单位、,叶茸毛、一芽三叶长、,、叶片形态、侧脉对数、,密度、叶齿深度、叶基形,、花冠大小、花瓣颜色、花,、雌雄蒜相对高度、果实形,、种子百粒重、染色体数目,评分、汤色特征、香气评分、香气特,、滋味特征、口情评分. 9' L 感官品质总分、7]( 浸出物、咖啡碱、茶多,盼、囊噩噩……R晴匮总量、EGCG 、EGC 、ECG 、EC 、GC,抗寒性、抗草曹雪雪雪F昨有病抗性、茶炭瘟病抗性、茶饼病抗性、假眼小绿叶蝉抗,性、茶橙瘦瞒抗性、咖啡小爪蜻抗性,种质的唯一标志号,由"CS"加6 位顺序号组成,如CS0 12345 。该编号由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赋予,4. 1.2 固编号,l,NY/T 2943-2016,茶树保存圃所在单位赋予的编号,该编号在同一保存单位应具有唯一性,4. 1.3 引种号,从国(境)外引人茶树种质的编号. 由年份加顺序号组成的8 位字符串组成,前4 位表示种质从国,(境)外引进年份,后4 位为顺序号,如20150001 。每份引进种质具有唯一的引种号,4.1 .4 采集号,在野外采集的茶树种质编号,用采集地县名加流水号表示,如宣恩3 号,4. 1.5 种质名称,国内种质的原始名称,野生资源、地方品种用产地通用名或俗名,选育品种、品系用选育单位命名;,国外引进种质用直译或意译中文名,可直接用种质外文名,4. 1.6 种质外文名,国外种质直接用外文原名称; 国内种质用汉语拼音名,首字母大写.4 个以上汉字按词组分开,如铁,观音为"Tieguanyin" ,福鼎大白茶为"Fuding Daba ich a" ,4. 1.7 科名,由中文名加括号内的拉丁名组成,如山茶科CTheaceae) ,4. 1.8 属名,由中文名加括号内的拉丁名组成,如山茶属CCamellia) ,4. 1.9 种名(变种名),茶树在植物学分类上的种名或变种名,由中文名加括号内的拉丁名组成。如大理茶CCamellia,tali e71sis Me lchior) 、白毛茶C Camellia si71e71sis var. 户ub ilimba Chang) ,4. 1. 10 原产国,茶树种质原产国家、地区或国际组织名称。国家和地区名称按照GB/ T 26 59 的规定执行,如该国,已不存在,则在原国家名称前加"原" 。国际组织名称用该组织的正式英文缩写,4. 1. 11 原产省,国内茶树种质原产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名称,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名按照GB/ T 2260 的规定执行;,国外引进种质用原产国一级行政区的名称,4. 1. 12 原产地,国内茶树种质原产县(市)、镇(乡)、村(寨)名称,县(市)名按照GB/ T 226 0 的规定执行,4. 1. 13 海拔,种质原产地的海拔高度,单位为米C m ) ,精确到1m ,4. 1. 14 经度,种质原产地的经度,单位为度C) 和分c' ) ,格式为DDDOFF' 。东经为正值. 西经为负值,4. 1. 15 纬度,种质原产地的纬度,单位为度C) 和分。,格式为DDOFF' 0 北纬为正值,南纬为负值,4. 1. 16 来源地,国外引进种质的来源地为国家、地区或国际组织名称;国内种质的来源地为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 、县,(市)名称,4. 1. 17 保存单位,茶树保存圃所在单位的名称,4. 1. 18 系谱,选育品种(系)的亲本名称,4. 1. 19 选育单位,NY/ T 2943-2016,茶树品种(系)的选育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,单位名称应写全称,4. 1. 20 育成年份,茶树品种通过省级以上认(审)定、鉴定或获得植物新品种权,并记载在认(审)定、鉴定或授权证书,上的年份,4. 1. 21 选育方法,茶树品种(系)的育种方法,分为: 1.系统选育; 2 . 杂交育种; 3 . 诱变育种; 4 . 生物技术辅助育种和,其他,4. 1. 22 种质类型,茶树种质资源的类型,分为: 1.野生资源; 2 . 地方品种; 3. 选育品种; 4 . 品系; 5. 遗传材料和其他,4. 1. 23 繁殖方式,茶树种质繁衍后代的方式,分为: 1.有性繁殖;2. 元性繁殖,4. 1. 24 图像,茶树种质的图像文件名。文件名由该种质全……
……